联系我们

铜鼓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 2024-02-20 作者: 废气处理设备系列

  铜鼓县是宜春市最偏僻的山区小县,也是南方典型的重点林区县。全县国土面积1552平方公里,辖6镇3乡4个国有林场,总人口14万,是全国一类革命老区县、国家生态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省首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南方红豆杉之乡、中国黄精之乡。但受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大多数的村级经济都比较薄弱。近年来,铜鼓县始终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致力于抓好落实。特别是2017年以来,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支持力度,集体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任旧存在很多影响铜鼓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

  铜鼓县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体问题:据2018年统计资料显示,铜鼓县村级集体能够自主创收的村仅25个行政村,占总村数的25%。绝大部分村集体底子薄弱、基本差,村级组织发展思路不清、后劲不足、资不抵债的现象严重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一是发展动能不足。农村干部受文化层次、思想眼界、传统观念等因素影响,能力提升速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农村改革形势和经济发展需要。同时,部分农村干部认为发展经济存在风险,不愿主动尝试,思想有顾虑,工作积极性不高。二是发展渠道不宽。全县各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主要以土地租赁、光伏发电和村集体入股企业分红为主,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凭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比例尚小。集体经济项目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大部分村确定思路、实施项目只是因地制宜,缺乏从本村实际出发,单打独斗多、抱团发展少。三是发展思想落后。有的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有的村干部忙于“中心工作”,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有的村干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容易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四发展项目见效慢。受地域和地势影响,地域限制,不适宜发展单一品种的特色产业,各乡镇都有多种产业,造成集体经济规模不大。很多村没有组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都是由村两委代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群众抱团发展意识不强、缺乏凝聚力,产业脱贫载体带动力也不强,导致农业脱贫项目资金得不到很好地利用,因而农户增收和村集体发展均不明显。五是发展氛围不浓,村级经济发展缺乏动力。 虽然县委县政府加大力度实施乡村振兴,选派出骨干力量扎根村级,仍然有部分村级干部和群众的发展意识不强,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发展集体经济没有好的路子,没有创收办法,对工商资本介入涉农产业又顾虑重重,怕其“跑路”,害怕失败,畏首畏尾,想要再等等看。

  铜鼓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是要盘活资产资源,增强“造血”功能。要借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的东风,对村集体资产认真核算,弄清集体资产底数,立足优势资源,使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资金变股金,大力招商引资。按照合作共赢原则,通过集体投资、农民入股等途径,深度开发集体水面、林地、滩涂以及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四荒”资源,发展种养基地,休闲农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势,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例如,铜鼓县三都镇东浒村将古樟、古祠、古观、古塔、古桥“五古”资源变成资产,入股旅游开发,搞活了旅游,带旺了人气,盘活了闲置资源,与江西东浒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开启全体村民成了股东,人人享受分红,人人参与古文物的保护和管理的“五古”丰登模式,点燃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激情,在山区进行了很有新意的探索。截至当前,全县90个涉农行政村(居)及部分有积累的组级集体组织已完成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确认工作。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正在推进,拟在经济实力较强的城中村以及部分集体经营性资产较多的村有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逐步组建村级经济合作社或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将农民集体所有的资产折股量化到人,让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股份或份额的形式分享集体经营性资产带来的股份红利,从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二是要整合资金、招引项目,提升“输血”质量。要利用一二三产业融合等上级下达项目资金,对村级合作社发展产业进行扶持,村集体都有不等收入的增加。如:铜鼓县永宁镇坪田村全村区域发展旅游,整合拨付资金支持坪田村建设茶园休闲亭、茶博馆、宁红广场等项目;棋坪镇游源村环境气候适合高山茶叶种植,当地农户也有房前屋后种植,自己加工茶叶的传统,种植加工出来的茶叶品质得到江西省茶叶研究所认可,发展种植茶叶有得天独厚优势。根据棋坪镇游源村现状,通过调研走访当地农户,支持村集体发展茶叶产业,新建200余亩茶园,建成500平方米的加工厂房、购置机器设备,帮助棋坪镇游源村规范成立了铜鼓县青泥坑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助推茶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都镇理溪村招商引资发展种植黄桃200亩,围绕理溪村乡村旅游总体设计,依托一产,接二连三,不断加入文化创意和科学技术创新,通过种桃树、观桃花、品桃子、听桃事、玩桃阵、选桃仙、走“桃花运”等系列活动,把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三产融合。同时,不断壮大基地规模,实现生产效益,吸引人流,打造三都理溪的旅游品牌,最终达到带动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目的。

  三是要鼓励土地流转,发挥“带动”效应。要推进集体用地使用权流转,依法经营土地资产,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建设用地单位或其他经营组织合资经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引导鼓励土地向大户集中,并获得收益,增加集体资产性收入。如:铜鼓县充分的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先后引进了铜鼓中赢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西雅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中药材种植、加工公司,在全县成立了以种植黄精为主的铜鼓县鑫磊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等近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和扶持中药材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通过土地流转、整体承包、农民土地入股等形式,在优势主产区建设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开展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绿色有机认证和商标注册工作,争创国家和省、市名牌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带动药农实现标准化种植。近年来,铜鼓县中药材种植快速地发展,经统计,截止2021年底,铜鼓县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达9万余亩,其中林套种中药材面积为7.75万余亩,全县黄精种植总面积5万亩,其中高标准种植基地1.4万亩,年产量黄精鲜重2.97千吨;有黄精合作社69家、企业11家、电商21家、从业达1.13万人,产业收入2000万元;已开发出黄精果脯、黄精茶、黄精酒、九蒸九晒黄精等10多个产品,正向口服液、饮片、面膜等方面推进研发。

  四是要搭建产权交易平台优化“资源”配置。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深走实,搭建市场化交易平台,鼓励村集体依托特色产业、闲置资产、集体土地资源兴办实体经济。例如:铜鼓县农业农村局与集团有限公司就搭建运营统一、专业、综合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多次接洽座谈沟通,已初步拟定合作方案。由铜发集团和土流网共同组建铜鼓县农村产权交易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铜鼓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采取“三级联网、统一交易”的框架搭建县、乡(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建立统一网络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对接,形成三级联动,覆盖全县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权、“四荒”地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出租等流转交易。有利于促进农村产权要素流转,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五是要强化人才保障,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要注重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学员、农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内、优秀民营企业家、复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中选配村“两委”干部,特别是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提倡村级党组织、村(居)委会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班子“三位一体”交叉任职。例如,2018年初以来,铜鼓县委、县政府从县直各工作部门,选调124名同步小康脱贫攻坚骨干分子,扎根村级,通过优化村级班子、调整产业体系、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等方式,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该县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壮大村集体经济。2017-2021年,全县共投入资金2.05亿元,其中衔接资金(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2亿元、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资金0.43亿元,用于全县9个乡镇83个村发展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从前期单一发展种养殖业,拓展为建设就业车间、光伏电站、电子商务平台、旅游民宿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拓宽了农户增收渠道,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将继续以产业为核心,坚持产业化思路,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全力发展特色黄精、竹笋、茶叶产业,一村一品,以财政投入为引领,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县级统筹力度,集中发展产业,大力扶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